(亞庇十七日訊)如果公共服務的誠信無法維護,那麼公共資金將會持續的流失,執法程序也會相應低落。
因此,公共服務人員需要確保始終強調服務誠信。
根據《馬來西亞前鋒報》報導,馬來西亞反貪會首席專員丹斯里阿占巴基表示,他擔心如果服務誠信得不到妥善維護,國家治理的漏洞將繼續發生。
「執法薄弱、非法入境者出入自由、公款普遍流失、違規採購等都是服務誠信未成功維護的結果。」
「不要為了微薄的報酬而踐踏必須捍衛的誠信。」
他昨日在2023年廉正、治理和反腐敗公約(KITA2023)上表示:「對於這類群體,廉正不是附著在心上,而是放在腳上。」
該會議由首長拿督斯里哈芝芝主持,沙巴政府秘書拿督斯里沙法以及沙巴財政部長拿督斯里馬希迪也出席了會議。
他說,如果誠信不是政府的治理核心,那政府的治理體系就會有缺陷。
如果無法很好地維護誠信,那麼昌明大馬以及永續發展目標(SDG)所期望的目標將無法成功實現。
「為此,除了積極主動地實施操作和懲罰措施外,還採取激勵措施的預防和鼓勵措施。」
「例如,對於實施教育和反貪計畫的公司,可以根據1967年所得稅法第7第34(6)(h)款,為所組織的計畫申請稅收減免。」
同時,他表示,反貪會仍然致力於確保利用所有可用的權力和權威來實現使馬來西亞擺脫腐敗的願望和希望。
因此,他希望KITA2023的演講和論壇環節能夠被與會者盡可能利用好,成為今後各自層面更好的誠信管理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