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庇26日訊:「我們的家園,我們來守護。」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沙盟在重掌州政後,推動發展藍圖《沙巴進步繁榮大藍圖》(SMJ 1.0,2021–2025)的核心精神。
沙巴進步繁榮大藍圖立基於「包容、可持續、全民共享」理念,為沙巴未來的整體、均衡與長期發展奠下方向,並強調讓人民真正成為家園發展的主人。
藍圖涵蓋三大核心,包括經濟增長、人民福祉與人才培育、基礎建設與環境永續,再由五大支撐力量推動,包括廉正治理、政府數碼化與金融管道提升等。
在經濟方面,沙盟聚焦農業現代化、水產業、旅遊與製造業,以帶動收入成長並吸引更多投資。同時,藍色經濟在古達的產業園,以及古打毛律哥打馬魯都與保佛金馬利的新工業園區,為州內創造新的經濟引擎。
基礎建設方面,自2021年以來,超過982公里的鄉區道路已建成或提升。電力、清潔水源與高速網絡亦持續延伸至偏遠地區,改善人民生活環境。超過3萬戶家庭已獲得安全自來水,另有7,000多戶免費住房完成興建,協助低收入群體安居。
在照顧弱勢群體方面,政府持續提供現金援助、補貼計劃、民生津貼與平價住房,紓解B40、單親家庭與低收入者的生活壓力。
教育與人才方面,沙巴進步繁榮大藍圖著力強化學校、技職學院及技能培訓,培養能與市場需求接軌的高技能青年。
環境領域則致力於森林復育、綠能發展與水資源管理,目標復育40萬公頃退化森林,並新增20萬公頃保護區,彰顯沙巴對永續環境的承諾。
農業現代化計劃亦推動稻米、鳳梨、香茅等作物增產,並引入農作物伊教保險以保障農民利益。旅遊業方面則透過一體化推廣、景點升級與社區培訓,協助帶動鄉區經濟。
自沙巴進步繁榮大藍圖推行以來,沙巴錄得總額35.38億令吉投資,其中52項項目已成功落地,涉及金額17.42億令吉(2021–2024),州收入也提升至262.24億令吉,州內生產總值(GDP)從2020年的778億令吉增至2024年的843億令吉。
首長拿督斯里哈芝芝哈芝吉表示,沙巴進步繁榮大藍圖不是單純的政府政策,而是全體沙巴人民共同的前行方向,使沙巴成為更具競爭力、更有韌性與更可持續的家園。
除了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沙盟政府也同步處理困擾沙巴多年、備受民怨的水電問題,採取分階段措施提升整體基礎設施。
在水供方面,哥戈邦二期(Kogopon II)水處理廠的擴建使其每日處理量從4,000萬升提升至8,000萬升,解決吧巴、必打丹以及部分亞庇區域的長期缺水問題。同時間,斗亞蘭德里望II第二階段工程亦加速進行,以滿足亞庇與實邦加的用水需求。
政府批准超過3億令吉的18項水務工程,包括更換老舊水管、新建配水系統、減少非收益水(NRW)及提升州內水供設施。此外,82項鄉區水務工程也在推動中。斗湖方面,水壓低與供水不足的問題將透過新水務計劃和新水壩可行性研究逐步解決。
長遠來看,烏魯帕達斯(Ulu Padas)水力發電壩將能每日輸送高達60億公升原水,同時為沙巴供應更穩定的可再生能源。
在電力方面,2025至2031年間總容量達1,219 MW的新發電計劃與電網升級使停電時長從2021年的332分鐘降至2024年的207分鐘,供電穩定性明顯改善,並支持工業活動發展。
這些大型工程得益於沙巴與聯邦政府的密切協作,加速了關鍵基礎建設的核准、資金到位與工程落實。
沙盟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更多工程,確保每項發展都真正回饋人民,讓沙巴「越來越好、越來越穩」,實現「我們的家園,我們來守護。」的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