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庇22日訊:首長拿督斯里哈芝芝哈芝諾表示,沙巴在保護環境與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已超越單純的生態保育層面,並透過制定《2025年氣候變遷與碳治理法令》,為沙巴邁向更綠色、更永續的未來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
他指出,這項具歷史意義的法令,正式成立「沙巴氣候行動理事會」作為最高決策機構,確保碳權仍屬於州政府所有。同時,也設立「氣候登記與清冊中心」以監督碳項目運作,並成立「沙巴氣候基金」,用於支持氣候調適及強化社區韌性等相關計劃。
「最重要的是,這項法令保障原住民及傳統土地持有者的權益,確保在其土地上推行的碳項目,必須建立在協商、尊重與互惠的原則上。這才是真正的氣候正義——公平、包容與永續並行。」

哈芝芝為「婆羅洲綠心國際會議:強化氣候韌性、保育與永續收入」主持開幕儀式時,如是指出。其講稿由沙巴州副州秘書拿督諾莉嘉達寧代為宣讀。
哈芝芝表示,州政府同時已修改多項關鍵法令,包括《沙巴土地條例》,以承認碳儲存價值並將氣候行動納入州治理體系。
「我們確實仍面臨挑戰,從提升機構能力、確保執法到資金籌措與實地成效,都需要時間與決心。然而,只要有堅定的政治意志、社區合作與良好治理,沒有任何難關是不能克服的。我深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理想終將化為行動,行動最終將帶來長遠改變。」
他強調,沙巴對「婆羅洲綠心」(Heart of Borneo, HoB)倡議的承諾始終堅定不移。至今,沙巴已有超過27%陸地面積(約200萬公頃)被列為「完全保護區」(TPA)。
「今年,我們將再向前邁進,計劃依據《1968年森林法令》第5A條,再劃定額外3%的保護區,邁向30%目標。這項關鍵舉措體現了我們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與碳儲存價值的決心,確保沙巴的森林成為世代傳承的自然遺產。」
哈芝芝同時提及,州政府正推行一項重要轉型計劃——「糧食、土地使用與復育系統項目」(Food, Land Use and Restoration,簡稱FOLUR),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與全球環境基金(GEF)支持,覆蓋12個縣區、面積達238萬公頃,惠及逾5萬4000名居民。
該計劃旨在確保農業,尤其是棕櫚油產業,能與森林保育和生態修復共存。沙巴透過此計劃,目標包括:
改善逾200萬公頃土地管理;修復15萬公頃森林;復育5萬公頃退化農地;避免1萬4千公頃高保育價值森林流失。
「整體而言,這些努力有望吸納超過1,0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₂e),這不僅對國家氣候目標作出重大貢獻,也再次印證沙巴在永續土地管理方面的領導地位。」
哈芝芝感謝聯邦政府,特別是自然資源與永續環境部,自2009年起持續支持「婆羅洲綠心」計劃,並累計撥款6,000萬令吉予沙巴。
「這份合作象徵著我們共同的信念——保護自然並非負擔,而是一項責任與契機。」
他指出,沙巴森林局已根據《第13大馬計劃》(RMK13)提交多項戰略性森林管理與氣候韌性建議案,期望持續獲得聯邦部門的協助與合作。
「我們期待這份夥伴關係能持續深化,為沙巴締造更具韌性、更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