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庇30日訊:沙巴首長拿督斯里哈芝芝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京那巴登岸列為生物圈保護區表示歡迎,並形容這是沙巴在環境永續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方面的重要里程碑。
他指出,這項國際認可不僅有助提升京那巴登岸在國際間的知名度,亦將為科研、教育、自然生態旅遊及全球合作開啟更多契機。
「沙巴州政府將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擴展社區環保意識計劃,並推動戰略合作,確保這項殊榮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轉化為長遠效益。」

據悉,州內閣早於2022年3月30日通過京那巴登岸的保護區提名,而正式申請文件則於2024年8月7日獲批准。
整個歷時兩年的甄選過程,由沙巴生物多樣性中心主導,並獲多個部門、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產業界及當地社群的積極參與。
京那巴登岸成為沙巴第二個、全國第四個獲UNESCO認證的生物圈保護區。此前,京那巴登岸的「前輩」是2014年6月12日獲認證的克羅克山脈。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36國、759個生物圈保護區。京那巴登岸的入選結果於9月27日在中國杭州舉行的第37屆「人與生物圈計劃」(MAB)國際協調理事會會議上正式宣布。
京那巴登岸生物圈保護區面積廣達41萬3,866公頃,沿京那巴登岸河綿延560公里,被譽為「生物多樣性熱點」與「文化寶藏」。
此地孕育了315種鳥類、100種爬行動物、33種兩棲動物、127種哺乳動物及超過1,000種維管植物。
同時,這裡更是多種珍稀與瀕危物種的重要棲息地,包括婆羅洲紅毛猩猩、婆羅洲侏儒象、長鼻猴、馬來熊、雲豹,以及沙巴獨有的8種犀鳥。
值得一提的是,該認證也進一步支持對「京那巴登岸河方言」的保護。該語言目前已被UNESCO《世界瀕危語言地圖集》列為「極度瀕危」,而此次認可亦為其保存與傳承帶來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