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庇25日訊:沙巴首長拿督斯里哈芝芝諾強調,州政府將堅持不懈守護州內珍貴的濕地資源,視其為「活的瑰寶」,不僅是保育工作的核心,更是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引擎。
他表示,濕地在生態價值之外,更蘊藏龐大的經濟潛力,涵蓋生態旅遊、永續漁業、碳交易以及社區型產業,既能創造就業與收入,也能確保環境資源惠及子孫後代。
哈芝芝於週四在沙巴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2025年第五屆國際濕地保育與管理研討會」上透過助理部長拿督阿比汀代讀講詞時指出,州政府一向將環境永續視為核心政策,因深知天然資源是沙巴經濟、文化及社會福祉的基石。
「近年來,我們已採取多項積極措施,包括劃定保護區、將亞庇濕地列為具國際意義的拉姆薩(Ramsar)濕地,並持續支持紅樹林、泥炭地及沿海生態系統的保護與復育。」
他補充,沙巴進步繁榮大藍圖將永續與包容成長納入核心,確保發展與保育並駕齊驅。
哈芝芝指出,州政府與地方社區、非政府組織(如沙巴濕地保育協會)、科研機構及國際夥伴攜手,已成功復育數千公頃紅樹林,並推動多項社區生態旅遊計劃。
「這些項目讓當地居民直接受益,同時加強環境教育、支持科學研究與監測,進而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然而,他也坦言,濕地仍面對氣候變遷、城市化與不永續開發的嚴峻挑戰。
「因此,我們正大力推動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氣候調適策略及跨國合作,確保保育工作與時並進,持續發揮效益。」
哈芝芝強調,州政府將持續擴大濕地保護範圍,提升科研與監測能力,並探索碳交易及生物多樣性補償等永續融資機制。同時,他讚揚沙巴濕地保育協會正努力推動將克裡亞斯與拿篤濕地列入拉姆薩國際名錄,期盼能進一步提升沙巴在全球濕地保育的地位。
「沙巴的願景十分清晰——成為自然資源負責任管理的典範,讓保育不僅推動經濟成長,更讓人民能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他對研討會的內容亦表示高度肯定,指出涵蓋「藍色經濟下的海洋資源」、「濕地火災與城市邊界挑戰」及「濕地修復與管理」三大議題,具體且前瞻。
「我呼籲所有與會者積極交流經驗與創新思維,攜手尋找更具永續性的保育模式,確保濕地長存,並成為世世代代的生命與繁榮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