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廿四日訊)聯邦衛生部將對從日本進口的高風險食品實施4級(監視)檢查,以分析放射性物質含量。
在此之前,日本當局已通知從今天開始排放經過處理的放射性廢水。
據《馬來西亞前鋒報》衛生總監Muhammad Radzi Abu Hassan表示,根據衛生部的數據,2022年至今年6月期間,魚食品和魚製品是從日本進口量最高的產品之一。
「其次是水果、蔬菜產品,其餘是加工食品和飲料,總價值為8億8011萬5437令吉。」
「衛生部對消費者對此事的擔憂非常關注和擔憂。在這方面,衛生部始終在關口進行監控,以確保食品安全。」
日本確認,處理後放射性廢水的排放符合日本安全標準,將分階段實施,並於7月4日獲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批准。
儘管如此,這一問題還是引起了太平洋地區多個國家的不同反應。
在馬來西亞,放射性核素污染受到1985年食品法規第37條的控制。
而Codex國際標準則發佈了《食品和飼料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標準》CXS 193-1995,作為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