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湖廿六日訊)今年首七個月,野生物局在斗湖的Pegagau河,進行了8起射殺鱷魚事件。
另外,當局在斗湖也收到了2起被鱷魚咬傷死亡事件以及25起有關甘榜出現鱷魚的投報。
據《馬來西亞前鋒報》報導,沙巴野生物局斗湖官員Primus Lambut表示,在收到公眾有關出現鱷魚的投報後,將安裝警告標誌。
若是有關地區投報經常看到鱷魚,野生物局將安裝陷阱來捕捉鱷魚,並將其轉移到遠離甘榜的地區。
這些甘榜通常利用附近的河流作為進行釣魚等日常活動的場所。
「第一步是先安裝陷阱,然後重新安置,如果鱷魚數量增加到失控的程度,我們就會採取行動射殺鱷魚。」

「射殺鱷魚的行為不能隨意進行,因為我們在決定射殺之前會考慮到各種因素。」
「就像在甘榜Mas-Mas Nasib Kita的事件一樣,我們射殺了一隻鱷魚,在它的胃里發現了人類殘骸。」
他說,在陷阱安裝完畢後,通常3到4天內就能捕獲鱷魚。不過,這取決於區域的大小,因為有時沒有鱷魚進入陷阱。
如果面積太廣,食物來源豐富,那麼安裝的誘餌就無法將鱷魚引誘到安裝的陷阱中。
與此同時,沙巴野生物局總監Agustine Tuuga表示,並非所有被射殺的鱷魚事件中可以發現人類殘骸,目前這是第二宗。
類似的案件十多年前就發生在比盧蘭,也是在一隻被射殺的鱷魚胃內發現人類殘骸。